|
標題 |
作者姓名 |
服務學校與職稱 |
適用年級 |
日期 |
內容簡介 |
 |
測試檔_中區國小教學觀摩教案96.11.23 |
陳維民 |
台中縣清水國小組長 |
六年級 |
1月1日, 1970年 |
活動分成四個子活動,如下:
(一)導入情境:以生活佈題複習二步驟橫式併式記錄。
(二)引入線段圖:以接近八成學生都能成功的未知數問題來引入線段圖的意義,並比較不同解題策略中的相同點。
(三)練習及檢測:藉由討論充實線段圖的意義。
(四)線段圖的拓展:以線段圖使用在二個未知數的問題類型時的情形。
|
|
 |
測試檔_北區國小教學觀摩教案97.03.14 |
張煥泉 |
苗栗縣信德國小主任 |
五年級 |
1月1日, 1970年 |
1、能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瞭解求圓面積的方法和公式
|
|
 |
測試檔_北區國中教案 |
陳彩鳳 |
台北縣江翠國中退休教師 |
九年級 |
1月1日, 1970年 |
在圓冪探秘教學時,因為希望學生可以從國小學過的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等同於梯形面積公式,在內冪性質探討完成後,能類化進而推導出外冪及切割線性質。更透過形的呈現,看看孩子們是否也能將「數」的運算運用在「形」上。在類化過程中,因為圓冪性質談到內分點和外分點,因此我也順便談到分點性質,但是因為前次兩堂課的[圓冪探秘]時間不許可,所以就再找了一節課來探討分比性質。
鑒於一般教學時,因為時間關係只探討表面的性質,未深入探討並類化,因此我想試探一般學生對這樣的課程接受度如何,況且這個班級我只接觸過三堂課,如果孩子們在完全沒有默契培養下,能接受這樣的課程,我想這就是我設計的目的,嘗試在一般的班級也能使用類似資優訓練的課程。
|
|
 |
測試檔_國中數學領域教學觀摩教案 |
李明蘭 |
彰化縣陽明國中教師 |
八年級 |
1月1日, 1970年 |
1.能認識兩變數間的對應關係。
2.能從日常生活體驗中理解函數是一種特殊對應關係。
3.能舉列生活中的實例說明函數的對應關係和類型。
4.能把待解的生活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
|
|